登录

读者登录

讲座回顾|泸西县图书馆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公开课(第2期)圆满落幕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7-02
  • |
  • 作者:暂无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

为了深入探索传统智慧,并支持现代家庭的发展,6月28日,泸西县图书馆成功举办了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公开课(第2期),在报告厅一楼热烈展开。此次活动专注于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,致力于传递文化的精粹。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云南道德大讲堂的讲师、中华儒行国学汇校本教材的主编杨海禄,以及宜良县金星小学的高级教师杨朴存,作为主讲嘉宾。他们围绕“生命潜能开发”和“《论语》关系学智慧”两大主题,为到场的50多名家长、学生以及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们提供了深刻的思维启迪和实践指导。

1. 解锁生命潜能之门 探究成长难题之源

上午,杨朴存老师将“生命潜能开发”这一主题分为两个单元进行授课。她引用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作为开场,引导学员从生命的宏观视角审视青少年成长困境的根源。杨老师深入探讨了困境的核心,强调家长应超越“就事论事”的狭隘视角,转而从“生命能量失衡”、“关系模式固化”等更深层次的维度去重新认识教育的真谛。她的讲解为家长提供了全新的视角,帮助他们更有效地陪伴子女,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。

2. 解码《论语》智慧,赋能家庭关系实践

下午,杨海禄老师深入探讨了“《论语》关系学智慧及其现代应用”。他以原典为纲,系统地阐述了人生六大核心关系(夫妻、父子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、社会成员)的相处原则,例如“父慈子孝”、“友信敬久”等。通过引用生动的现代家庭教育案例,杨老师清晰地勾勒出了“修身齐家”在当代的实践路径,为学员提供了提升家庭和谐度的具体方法论。

3. 传统智慧在现实中的映照 文化根基焕发出新的活力

本次公开课通过精心设计的环节和深入的学术分析,成功地将《论语》中的“父慈子孝”、“和而不同”等传统智慧转化为可感知、可实践的人际互动和家庭教育原则。现场的亲子互动、老少同堂的温馨场景,无声地证明了传统文化在家庭代际间的自然传承。活动不仅加深了参与者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理解,更在实际操作中培养了文化自信,为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在泸西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。


读者登录